3月4日,为推动实践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会)专家组长(原教育部教育装备与资源中心副主任)李玉先、工委会理事长叶青华、秘书长(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原主任)赵杭生一行赴南平市开展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南平市研学实践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交流会在南平举办提供详实的参考。
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小青、福建大武夷研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彩赟、南平市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卓盛彬、基地课程研发负责人张沫等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福建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顾问(福建省政府督学、福建省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希顺、执行会长吴晓京、驻会副会长李光荣、副会长陈育人、实践教育分会筹备组成员陈立峰陪同调研。调研团队抵达基地后,在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小青的陪同下,考察了基地的设施环境、课程体系、研学大数据平台、管理模式等。
基地课程研发负责人张沫详细介绍了基地紧贴时代脉搏的六大科学主题,包括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与艺术、科学与运动、科学与生活、科学与工程。调研团队现场观摩了制作竹编小船、茶叶废水制作香皂等创新的特色课程。
随后,双方召开以“教育强国背景下,研学实践新课程设置经验交流会”为主题的座谈会。黄小青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南平市研学教育的特色与发展规划。他提到,南平市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全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教育品牌,推动研学教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深挖闽北地域文化特色内容,打造一批“金牌课程”;坚持公益普惠政策,确保研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积极拓展“朋友圈”,推进山海联动,与省内、省外共同构建研学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黄小青表示,期待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在南平举办全国性研学实践教育交流大会,推动研学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李玉先表示,在参观了基地的建设和课程建设后,对南平市研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性与创新性十分赞赏,并称南平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培育如此系统化、特色化的研学课程体系”。他提到,南平研学资源丰富多元,拥有一“红”(红色文化)、一“绿”(武夷山国家公园、茶文化)、一“文”(朱子文化)、一“武”(张三丰太极拳),全国性高规格的研学实践交流会在此举办正当其时。李玉先建议,大会可以以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召开,双方共同成立筹备组,由中行协牵头向全国研学基地发函邀请参会。会议期间,基地可以多展示师生研学作品,并适当安排参会人员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南平市研学课程的独特魅力,全面感受南平市研学教育的先进模式。通过举办研学实践交流大会,推动各基地之间互助交流、教育与文旅深度融合,从而带动全市的经济发展。
会议期间,其他领导及专家探讨了会议的定位、名称、参会对象、会议规模、会议内容、经费来源、组织架构、时间地点等,形成了研学实践交流会的初步举办思路。全国和省教装协领导及专家表示,将全力支持南平市办好此次大会,为全国研学教育发展提供“南平样板”,共同推动全国研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陈立峰、(南平市综合实践学校)刘建兰
摄影:陈立峰
审核:李光荣